2025年5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0个基点,这是自去年10月以来的LPR首次下调。同时,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等六大国有银行同步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其中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利率下调25个基点,短期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我国货币政策进入新一轮宽松周期,将对金融市场、实体经济及居民财富管理产生深远影响。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此次利率调整旨在应对稳增长压力、房地产行业调整以及防范金融风险。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刺激投资和消费,5年期LPR下调将直接减轻购房者负担。以100万元30年期贷款为例,月供减少约56元,总利息节省超2万元。此外,稳定银行净息差有助于维护金融体系稳健性,体现了货币政策“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的多重目标平衡。
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是推动存款利率下调的核心因素。存款利率的调整有助于维持银行合理息差,确保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LPR和存款利率同步下行有利于保持商业银行净息差的稳定,有效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国际货币政策环境的变化也为国内降息创造了条件。自去年9月美联储开启美元降息通道以来,至今已经连续降息三轮,累计降幅达100个基点,显著缓解了人民币汇率和资本流动压力。全球主要经济体普遍进入降息周期,为我国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更大操作空间。
此次六大国有银行存款利率调整呈现出明显的期限差异化特征。三年和五年期存款利率最大降幅达25个基点,而三个月至两年期降幅为15个基点,活期存款仅下调5个基点至0.05%。这种非对称调整背后蕴含着深刻的银行业经营逻辑和市场调控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