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10时20分许,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参观学习浮选工艺过程中,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不幸溺亡,一名老师受伤。次日,上市公司中金黄金发布情况说明称将充分关注事件进展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对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并对此产生的社会影响深表歉意。
实习过程中突发重大安全事故不应导致对大学实习活动的过度谨慎。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具体实践结合仍需适当路径。深入调查个案发生原因、优化实习安全预案才是正确做法。
此次事故暴露出的问题隐患必须得到彻底调查和充分的信息披露。据报道,涉事内蒙古矿业在7月11日明确要求强化隐患排查整治,综合运用日常检查、专项抽查等方式确保安全生产,事发车间也定期进行自检自查和安全培训。然而,六人遇难的安全事故依然发生了。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曾被地方应急管理部门发现多条安全隐患。
需要查清楚的是,今年2月25日内蒙古矿业官方微信公众号提到的一二系列混精二层平台地面格栅板更换是否与此事故有关。此外,有必要查明更换的原因及其承重能力,以及实习师生登台是否超过承重。若超重,涉及实习参观安排细节是否存在安全防护不严的问题;若未超重,则需检测涉事格栅板的质量。据遇难者学长回忆,他曾到过事发车间,认为七个人站在格栅板上可能会出现问题。事故发生前,现场是否有工作人员提出相关疑问和必要干预?
事故复盘必须细致入微,这不是针对突发安全事故的找茬挑刺,而是常态化安全排查过程中必需的程序。既然事发的浮选车间一直强调安全生产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其对生产环境与设备的安全排查也应经得起深究与复盘,这是对企业后续生产安全的最牢靠保障。
六名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在一次被要求“全员参与,与毕业要求挂钩”的实习中遇难,他们应得的不仅是流程化的善后处置,还必须有对事故原因的深入彻查。这是生者对逝者的责任,也是对良心的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