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是特朗普向全球数十个经济体发出的所谓“最后通牒”的截止日期。关于这场关税大战的结局,刘和平认为,在与美国进行的关税大战中,越南和日本具有指标性意义。如果这两个国家向美国妥协,将极大削弱其他经济体的抵抗意志。尽管欧盟、印度、韩国等经济体仍在与特朗普讨价还价,但他们的最终目的可能只是希望特朗普对自己稍微宽松一些,而特朗普也可能会满足他们的部分要求。
形成当前这种格局的原因在于,美国并不具备单挑全球185个经济体的实力。特朗普宣布向全世界开打关税大战后,美股、美元、美债立即出现崩盘式走势,迫使特朗普多次推迟关税生效日期,并降低自己的要价。此外,特朗普的策略并不高明,从中国用稀土牌迫使美方作出妥协可以看出这一点。
其他经济体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在于它们不团结且缺乏挑战美国霸权的勇气。这些经济体存在两种有害心理:一是囚徒困境心理,出于对其他经济体的不信任,许多经济体为了自身利益选择背叛集体,导致被美国各个击破;二是自私自利心理,一些经济体认为关税战是一个机会,希望通过较低的关税在与中国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各国纷纷屈服于特朗普的关税大棒,这种现象带来的后果远远超越了经贸本身。它意味着特朗普用关税大棒完成了对世界的服从性测试,确认了世界仍然唯美国马首是瞻。此外,这也揭示了全球处于一盘散沙状态,面对强权时难以团结一致。接下来,如果特朗普进一步挥舞军事大棒,情况将更加令人担忧。
这场关税战的结局将对全球秩序产生负面影响。美国与其他经济体签订的协议明显不平等,美国加征重税的同时,要求其他国家无条件开放市场。这强化了美国的经济霸权,使全球经济深受其害。过去,美国曾是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如今却成为冷战结束后人类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最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