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美国纽约,一名华人女子张西林收到执法部门开出的传票,并被告知面临高达2000美元的罚款,理由是“违反景观维护规范”。
张女士响应当地政府号召,在自家草坪上种植了大量本地植物,将其改造成一个花园,刻意保持原生态,没有进行修整。花园吸引了成群的蜜蜂、蝴蝶和鸟类,她认为非常成功。
然而,新上任的村长克里斯托弗・德文对此持反对意见,他认为张女士的花园丑陋至极,到了不得不罚的程度。此事引起多家环保公益组织的关注和支持,他们认为野生植物对生态环境益处明显,不仅不需要消耗水资源,还能巩固土壤、防止蚊虫、吸引有益生物。
尽管如此,克里斯托弗坚持认为,如果张女士想要推广她的“原生态环保”理念,就必须把花园修整得更漂亮。经过四次法庭申诉后,双方暂时达成和解:村政府暂停执行罚款,但张女士需要将花园里的植物进一步修理,并将植物高度限制在4英尺(约1.2米)以下。
张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长岛再野化主席拉朱・拉詹指出,长岛不少城镇都在鼓励居民种植野花,以减少对海湾的污染。本土植物花园的优势显而易见:它们的根系最深可达15英尺,是普通草坪(仅2英寸深)的75倍,能吸收十倍于草坪的雨水;同时为鸟类、昆虫提供栖息地,成为城市中的微型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