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一座超大型城市,其生命线——密云水库,在极端天气下总是充满挑战。暴雨来袭时,水库水位迅速上升,泄洪指令随之下达。无数“守水人”与洪峰展开惊险赛跑,用精准的数据和不眠的坚守,为2000万市民筑起一道无形的防线。
2025年7月27日15时,密云水库启动泄流,以应对未来可能更猛烈的降雨。这一操作不仅是水利工程的物理操作,更是对城市韧性的一次极限测试。在这场战役中,褚旭是关键角色之一。他每次报送数据和提出决策建议都直接关系到下游数百万人的安全。
褚旭毕业于自动化专业,2016年进入水务系统。起初,他或许被看作一个“门外汉”,但他迅速将电气控制的严谨逻辑融入水利管理。2020年夏天,他在例行巡检中敏锐发现闸门启闭机的异常,及时组织抢修,避免了一场潜在的设备故障。这种技术与直觉的结合,使他在2022年从具体的机闸操作转向宏观的防洪调度。他通过深入学习水文资料,熟悉水库的每一寸脉络,并提出精简防汛预案的建议,提高了决策效率。
2023年7月的历史性暴雨是对褚旭能力的真正考验。当张家坟水文站的洪峰流量突破1430立方米/秒,创下历史新高时,褚旭和他的团队已连续值守了149小时。他们每小时更新洪水预报数据,编制会商文件,发送上百条雨水情信息。最终,密云水库成功削峰100%,拦蓄洪水1.248亿立方米,将下游风险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