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凌晨,25岁的晓娜被暴雨声惊醒,感觉胸口发闷,喘不上气。她摸黑抓起哮喘吸入器猛吸几口才缓过气。之后她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最后选择到离家最近的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急诊科就诊。据医生介绍,从15日夜间到16日,因哮喘症状到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患者有10人,略高于平时。
“一遇到打雷下雨,我的过敏性鼻炎就更严重了!鼻子根本喘不上气。”
正值花粉过敏高发期,又遇到雷雨天气多。不少市民反映自己的过敏性鼻炎症状明显加重,部分呼吸道敏感人群甚至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等类似哮喘发作的情况。这不禁让人联想到2023年那场引发广泛关注的“雷暴哮喘”事件。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变态(过敏)反应中心副主任樊长娥医生表示,8月14日和15日门诊接诊患者人数均在150人左右,部分患者存在哮喘症状。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8月15日夜间至16日8:00急诊接诊哮喘患者10人。
雷雨天气本身带来的气压骤变、湿度增加及空气中过敏原形态变化导致部分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的症状加重。考虑到夏秋之交,雷雨天气多,这些患者需要警惕“雷暴哮喘”。
针对近期呼和浩特雷雨天气与花粉过敏叠加现象,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特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变态(过敏)反应中心主任王学艳教授进行权威解读,并给出了防治建议。今年雨水丰沛,导致蒿草等致敏植物生长异常茂盛,空气中花粉总量显著高于去年同期。雷暴天气将花粉颗粒击碎成微米级碎片,这些微小颗粒能轻易突破人体鼻腔屏障,诱发剧烈过敏反应和哮喘发作。
花粉高峰期(当前至9月中旬),应急防护和免疫调节非常重要。物理阻隔是根本,需关注天气变化,雷暴前后紧闭门窗,外出必须佩戴N95口罩。在医生指导下,可服用免疫调节剂干预,以减轻过敏症状严重程度,降低急性发作风险。哮喘患者务必随身携带支气管扩张剂。
花粉缓解期(9月中旬后),根治之策是脱敏治疗。十一过后本地花粉浓度会断崖式下降,9月中下旬至次年花粉季前是脱敏治疗的最佳启动时机。过敏原是蒿草花粉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使用黄花蒿滴剂进行标准化脱敏治疗。完成2-3年规范疗程后,绝大多数患者能达到临床治愈或症状显著减轻的效果,真正摆脱季节性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