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的初秋格外闷热。夕阳西下,赣州市潭口镇的老屋门口,偶尔吹来几缕轻柔的凉风。19岁的刘宏基抱着父亲刘生敏从屋里走向树下,尽管父亲因病常年卧床,身形佝偻,但对刘宏基来说,这仍然有些吃力。在他心中,每天最安心的时刻便是给父亲揉腿,陪他聊天,一天的辛劳便随之消散。
这样的场景仿佛回到了15年前的夏天,那时父亲忙完总会抱着他在树下乘凉。然而一场意外导致父亲瘫痪,父子角色互换。自此,刘宏基一边读书,一边照顾父亲。今年7月,刘宏基收到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欣喜之余,他也陷入了困境:大学学业和父亲的身体让他难以抉择。经过深思熟虑,刘宏基决定带着父亲一起上大学——“爸爸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8月15日,初次见到刘宏基时,他刚从菜市场回来,白色T恤已被汗水浸湿。这个身形挺拔的赣州男孩,短发清爽,谈吐间透着超乎年龄的沉稳。看着他在厨房与父亲房间之间忙碌——洗菜、熬粥、帮父亲洗漱,动作娴熟。“早上5点半起床买菜,一次买两天的量,这样明天能多睡半小时。”他笑着说,露出一口白牙,阳光落在宽阔的肩膀上,让人忘了他肩负的重担。
老屋门厅角落里停放着一辆蒙着厚厚灰尘的电动三轮车。刘宏基的手搭在车把上,塑料套磨出的裂纹硌着指腹,“这是第4辆了,以前是爸爸用三轮车托举家庭生计,现在该我来托举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