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经济正面临多重压力。美国频繁使用关税手段,地缘冲突的影响持续存在,能源成本居高不下,全球需求疲软。德国在财政政策上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调整,而英国则在脱欧后努力寻找新的贸易定位。
作为欧元区的经济引擎,德国近年来经济增长几乎停滞。最新数据显示,德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下降0.3%,超出预期,进一步削弱了市场对德国经济复苏的信心。过去两年中,德国是七国集团(G7)中唯一没有实现增长的国家,贸易紧张局势可能导致德国自二战结束以来首次连续三年经济衰退。
能源价格因俄乌冲突飙升,导致德国传统制造业失去部分国际竞争力。荷兰国际集团(ING)德国首席经济学家卡斯滕·布热斯基表示,德国工业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强势,长期忽视对本国经济的投资使制造业优势流失。
美国最终决定对欧洲商品征收15%的关税,包括汽车;钢铝产品关税仍维持在50%。德国汽车和机械设备行业受到重创,这两个行业占德国出口的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德国汽车制造业贸易机构(VDA)表示,即使是15%的税率也将使德国汽车业每年损失数十亿美元。布热斯基警告称,欧洲对美、对华出口双双下降,这使德国陷入非常不利的局面。
特朗普关税不仅会压缩德国出口,还可能迫使欧洲企业将生产转移到美国以规避关税,从而削弱欧洲的投资吸引力。此外,欧元区内部受冲击程度不一:德国、荷兰等出口大国压力最大,南欧国家相对受影响较小,可能加剧欧洲内部的经济分化。
在外部压力和国内经济双重夹击下,德国政府推出了5000亿欧元的财政刺激计划,涵盖基础设施、国防与绿色转型投资。这一规模相当于德国GDP的12%左右,被视为自2009年“债务刹车”写入宪法以来最大胆的一次财政松绑。过去十多年,“黑零政策”被视为财政美德,如今却在经济与安全压力下被迫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