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涨粉逾5万,“刚子书记”为何这么火?!正值各大高校入学季,融合“INFP人格”“拒绝内卷”等热梗的招生帖刷屏社交平台,“人大刚子”的小红书账号粉丝破5万,引发学生热烈互动……
近期,两起高校事件引发社会热议,指向同一个关键命题:无论是人才培养中的师生对接,还是校园治理里的需求响应,不妨主动破壁、贴近青年话语体系,守得住初心、又接得住地气。
无论是高校书记积极“触网”,还是研究生导师巧妙“玩梗”,其核心都是放下固有身份标签,以青年熟悉的方式搭建对话桥梁。
人大刚子小红书账号首页截图
9月7日上午,认证为中国人民大学官方账号的“RUC小浪花”发文《今天,你关注刚子书记了嘛?》并确认,小红书账号@人大刚子 确系该校党委书记张东刚个人小红书账号。网名叫“刚子”的党委书记,以这样一种既萌且柔的方式入驻社交媒体,打破隔阂的主动尝试让人眼前一亮。他此前已“潜水”关注青年舆论场,亮明身份后直接回应学生关切,从通州校区食堂增设面点和新鲜水果到校区班车班次调整,再到苏州校区扩建进展,“零门槛”沟通让学生感受到“被看见”。有媒体报道,张东刚不仅自己“下场”入驻小红书,还在人大校内工作群中表示,“请每部处长亮明身份、立马下场、及时回复、快速解决(问题)!这样,与我打好配合!”过去学生反馈问题多依赖邮件、意见箱等渠道层层转达,常面临“石沉大海”的困境,如今“马上研究,尽快优化”的干脆回应,让高校管理者从“神秘的行政高位”,转变成为能共情、可对话的“同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