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国际贵金属市场经历了一场“黑色星期二”。现货黄金价格最深跌幅达6.3%,报约4080美元/盎司,创下逾12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现货白银更一度重挫8.7%,刷新了2021年2月以来的最差单日表现。这场暴跌让市场错愕,毕竟此前黄金已走出波澜壮阔的大牛市,从2024年初的2000美元/盎司附近一路飙升至历史高位。
回顾此轮黄金牛市,并非偶然发生,而是全球经济、政治与市场结构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地缘政治紧张是黄金大牛市的重要推力。2024年以来,乌克兰局势反复升级、中东地区的冲突蔓延,叠加部分国家间的外交摩擦,让全球避险情绪居高不下。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自然成为资金的安全港湾。数据显示,在地缘冲突加剧的关键节点,全球黄金ETF屡屡受到各方资金的持续加仓,这种避险需求的集中释放推动了金价不断创下历史新高。
全球货币政策转向也为黄金大牛市提供了流动性土壤。2024年下半年起,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市场对宽松周期的预期不断强化。黄金作为无息资产,其持有成本与利率水平呈负相关,降息预期直接降低了黄金的持有成本。与此同时,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等主要经济体央行跟进宽松,全球流动性环境趋于宽松,进一步推动资金从美元资产转向黄金等硬资产。
信用货币体系隐忧也成为黄金大牛市的长期基石。近年来,美国联邦债务规模持续攀升。截至2025年10月20日,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已突破37.9万亿美元,且增势未见放缓。美国政府债台高筑,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市场的担忧情绪。黄金具有抗信用属性,在信用货币公信力受损时,其价值储藏功能会凸显。全球去美元化进程有加速迹象,不少国家的央行持续增持黄金储备,进一步强化了黄金的长期需求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