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为3IATLAS的天体悄悄移动到太阳背后,与地球玩起了“藏猫猫”的游戏。这种现象被称为“日凌”。哈佛大学的一位知名教授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实施技术行动的好机会。这个被NASA归类为彗星的天体为何会让一些顶尖科学家联想到外星母舰?

2025年7月,智利的一台望远镜首次发现了3IATLAS的身影。这是人类发现的第三个星际访客,前两个分别是2017年的奥陌陌和2019年的鲍里索夫。然而这次的新访客显得有些不同寻常。它以每秒61公里的速度飞向内太阳系,速度比前两位更快,重量也超出许多。目前它已经绕到太阳背面,几天后将在离太阳1.26亿英里的地方掠过。

哈佛大学阿维·勒布教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警告。他表示,这颗天体的行为让经验丰富的天文学家都感到困惑。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逆骨尾巴”,哈勃望远镜捕捉到了一条亮闪闪的喷流直冲太阳,长宽比例达到101,这样的形状在已知彗星中从未见过。火星轨道上的探测器也证实了这一点,排除了光学误差的可能性。

3IATLAS的轨道设计也令人惊讶。太阳系行星沿黄道面旋转,而大多数星际彗星则是随机穿越。但3IATLAS的轨道与黄道面夹角不到5度,正好能擦边飞掠火星、金星和木星,概率仅为千分之一左右。此外,其化学成分也与众不同:含水量仅4%,镍铁比例却远超工业合金水平,镍氰化物的比例更是创下了新高。它还具备极端负偏振的特点,这也是所有彗星所没有的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