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对涉及“十五五”期间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解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委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对公报中的重要提法进行了解读。

朱民表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国策,是我国四十多年来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原因。当前背景下,这一提法具有特殊意义。从国内情况看,我国人均GDP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增长了70多倍,但仍只是全球平均水平。若要在2035年达到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还有许多挑战。经济增长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至关重要。从国际环境来看,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打压措施,主要是为了限制中国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央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并增强信心。

公报提出要“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二十一世纪是科技竞争的时代,尤其在地缘政治下,科技竞争愈发激烈。中国在“十四五”期间科技有了长足发展,未来五年需要在核心前沿领域实现突破。例如,在人工智能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AI+应用方面,某些领域已超过美国。此外,中国在量子计算、生命科学、能源等领域也具备良好基础,并有望在未来五年内获得爆发性增长。“十五五”期间将是中国科技和创新的新阶段。
关于未来十年再造一个高科技产业,朱民认为中国经济的特点在于实体经济、制造业和产业。当科技发展起来后,如何将其与实体经济融合,形成新的生产力,这是中国经济的未来。近年来,高科技制造业快速增长,这也是未来经济的核心力量。随着产业链的变化,中国有机会构建新的全球产业链架构,这将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