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凌晨现身灵堂,向覆盖着党旗的灵柩深深鞠躬。朝鲜官方通讯社称这是“伟大领导者对革命元老的深切哀悼”。97岁的金永南在连续服务三代领导人的政治生涯中,最终以国葬规格结束了63年的仕途。在权力更迭频繁的平壤,他像一台精密校准的“政治钟摆”,始终稳定指向权力核心。

朝鲜国葬委员会名单中包括崔龙海、金德训等现政权核心人物,这份排位本身就是对逝者地位的终极认证。自1998年出任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长起,金永南在宪法规定的国家元首位置上稳坐21年,这个纪录至今无人打破。他在金日成和金正日追悼会上致悼词,并在2011年金正日去世时,站在灵柩前向全世界宣告对金正恩的效忠,其“政权稳定器”的功能达到巅峰。

外交舞台是金永南的另一重主场。1983年担任外相期间推动的朝韩对话,1999年以国家元首身份完成的破冰访华,都成为朝鲜外交史上的关键转折。西方媒体常称其为“朝鲜的对外面孔”,这背后是他展现的专业能力。令人困惑的是,在清洗频繁的朝鲜政坛,为何唯独他能避开所有政治漩涡?

金永南的履历藏着精妙的平衡术。1956年进入外务省时,他是技术官僚群体中的普通一员。但随后四十年,他像围棋手般精准落子:1980年跻身劳动党中央委员,1998年接掌名义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每次跃升都踩在政权更迭的节奏点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