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月12日起,浙江和四川多个地方的中小学开始放秋假,假期与周末相连,共5天。省内景区推出“学生免门票”、“家长可共享”等专属优惠,引发了一波亲子出游热潮。由于游客量趋近或达到饱和,多个景区采取了限流措施。
浙江和四川已在全省实施中小学春秋假制度。浙江的秋假大多在11月中下旬,而四川则将春秋假安排在两个学期的期中前后,原则上各3天。12日至14日,四川成都、绵阳、宜宾、遂宁以及浙江宁波、湖州、嘉兴、台州等地的中小学迎来了秋假。
成都大邑县的西岭雪山后山滑雪场景区距成都仅百余公里,11月30日前对游客免门票,中小学生还免索道票。13日至15日,景区连续发布限流公告,建议未预约的游客不要前往。川西的四姑娘山双桥沟景区12日至16日对全省中小学生免门票,13日和14日门票连续约满,建议游客转往周边其他免票景点。眉山市瓦屋山景区和雅安市二郎山喇叭河景区也在15日因预约入园人数达到上限而限流。
整个11月,浙江多个景区面向中小学生免门票。例如,全国中小学生在神仙居景区可享受首道门票免费,随行的一名家长也可同享免费;雁荡山八大景区对全国小学、初中在校生免门票,随行成人享受门票五折优惠,每名学生最多可带两名成人享受优惠。
14日上午,神仙居景区发布公告称当日客流已达承载上限,关闭线上、线下售票及免票通道,并采取限流措施。15日和16日,景区将营业时间从7点半提前到6点半,但仍然无法完全满足需求,连续预告“已约满”。这几天景区日均客流量在2万人左右,亲子游客群约占一半,主要来自省内的台州、宁波、嘉兴。景区还针对学生群体推出了“小神仙游园会”,包含神射手挑战、背诗赢礼品等互动游戏。
面对秋假出游高峰,一些景区已提前部署保障措施。温州今年的秋假在17日至19日,当地的雁荡山风景旅游管委会和公安交管部门已发布通告,从15日起的5天内对景区及周边部分道路实施临时限制交通措施。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高级顾问专家杨宜勇认为,推行春秋假对居民消费的提振作用不仅在于假日增加,还涉及消费时间再分配、需求结构升级、区域经济平衡等多个方面。他认为,春秋假有助于分流长假压力,创造“淡季消费窗口”;可以激活家庭消费链,放大“亲子经济”效应;错峰、短途的特性利于提升消费体验,激活周边游、乡村游、非遗体验等小众场景,平衡区域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