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贵金属  机器人 

警惕机顶盒的“免费”套路 “免费赠品”变消费陷阱

   2025-11-15 互联网顺发之窗网3

北京市海淀区的张淼淼三年前搬家时预约了宽带安装,工作人员要求她必须重新办理一张手机卡,并承诺这是免费赠品,只要不使用就不会产生费用。由于没有换号需求,张淼淼始终未领取该卡,宽带到期后也按要求退回了路由器。然而,今年6月,运营商告知她那张“免费送”的手机卡绑定了套餐,合约期满后开始计费,累计欠费已达600多元。张淼淼多次联系客服反映问题,但电话要么难以接通,要么每次都是不同接线员处理,最终只得到“记录反馈”的回应。担心影响征信的她只能补交这笔费用。

张淼淼的经历并非个例。许多消费者在第三方投诉平台和社交平台上反映遭遇运营商宽带业务的“免费赠品”陷阱。这些赠品背后往往暗藏长期合约捆绑或隐性消费,导致不少消费者无故被扣费,维权之路困难重重。

在河南郑州工作的赵女士通过某运营商App预约宽带业务时,工作人员上门告知办理69元及以上套餐可免费获赠宽带,但需签订两年合约,且套餐不得降级。赵女士同意升级套餐后,安装人员又赠送电视机顶盒,即便她明确表示家里没有电视、用不上该设备。两年合约期满后,赵女士发现每月账单中多了一笔15元的影视会员扣费。她联系客服取消,却被告知要停止扣费必须将机顶盒退还至最初办理宽带的营业厅。赵女士气愤地说,办理时是电话预约上门服务,根本不知道具体是哪家营业厅,也没有人说过合约期满后会自动扣费。

类似案例并不少见。一些运营商“赠送”的路由器、机顶盒等设备实际上是“分期付款”模式,提前解约需归还设备或支付尾款;更有甚者,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开通收费业务,导致用户被持续扣费。

多名专家指出,部分运营商提供“免费赠品”背后隐藏着明确的商业逻辑和法律风险。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国照分析,这类“赠送”的实质是捆绑消费者签订长期服务合约或设置隐性消费条款,从而达到长期获取收益的目的。从法律角度来看,这属于“附条件的商业赠与”行为,消费者需满足特定条件才能享受所谓的“免费”待遇。此类行为可能涉嫌违反多项法律法规,包括电信条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民法典。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顺发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SiteMa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信息处理与建议邮箱:sfz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