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贵金属  机器人 

用“二次号”莫名被欠贷:别让用户为衍生问题买单

   2020-10-22 互联网顺发之窗网104

可据媒体报道,不少新用户发现,使用“二次号”给自己带来了不少麻烦。这其中,有用户无法注册12306平台购买火车票,有用户频繁收到现金贷平台的催收电话,有的老用户尽管注销了原来使用的手机号,其利用原号码在第三方平台注册的账号也存在泄露风险。

手机号被老用户停用后,与手机号码绑定的手机软件常常还保留用户信息,导致下一位手机号主人使用时,常常会面临信息冲突问题——本质上,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手机号码作为APP注册的“网络ID”,在手机号码销户时面临的个人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防护问题。

在当下,手机号码早已不仅仅是代表通讯工具的虚拟数字符号。因为各类手机软件登录都跟手机号绑定,手机号跟用户大量基本信息捆绑,包括所在地、职业、消费、喜好等个人隐私数据。换手机号,那些附着其上的隐私数据不会自动跟着“改”。如果用户换号后忘记将其跟那些APP账号解绑,那不仅会给“二次号”的新用户造成困扰,还会给企业新旧用户管理带来麻烦——因无法识别手机号码的“新老主人”,进而无法提供准确的差异化服务。

事实上,二次号的问题不只是关联账户信息冲突问题。手机号码与银行卡账户密切关联,手机号停用又不与支付工具账户解绑,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造成财产损失。此前就曾有新闻报道,某用户换号后因为没有解绑支付工具,银行卡被盗刷上万元。

就当下看,因为手机号码资源就和网络IP地址一样,数量有限,“二次号”现象或许暂时难以避免。根据《电信条例》和《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码号资源归国家所有,一般未办理停机保号业务且停机超过3个月以上的手机号,或者用户主动注销的手机号,将被运营商收回并再次利用,这也是二次号问题的来源。而目前,市面上流通的号码约50%是二次号,每年新增卡号中,也有20%以上是二次号。

 
标签: 二次号 欠贷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顺发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SiteMa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信息处理与建议邮箱:sfz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