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40万条信息被泄露,快递企业需警钟长鸣
▲图片来自新京报贝壳财经。
又是一起和“内鬼”有关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案。
据新京报报道,在由邯郸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联合邯郸市永年区公安局成立的专案组近期侦办的一起部督案件中,不法分子与圆通快递多位“内鬼”勾结,通过有偿租用圆通员工系统账号盗取公民个人信息,再层层倒卖公民个人信息至不同下游犯罪人员。经测算,此次被泄露信息数量实际超40万条,被泄露的信息中包括发件人和收件人双方的姓名、地址、电话6个维度,每条信息单价约为1元。
对此,圆通方面回应称,今年7月底,公司通过风控系统主动监测发现账号异常后,主动启动内部调查并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相关犯罪嫌疑人于9月落网。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不得不说,这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取非法利益,只要有空子就钻。物流快递行业已经渗透进每个人的生活,自然而然掌握了大量个人信息,如果物流快递公司内部有“自己人”,弄点公民个人信息“大发其财”,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然而,事实告诉我们,不义之财看似来得容易,但没准是“烫手山芋”。根据刑法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最高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依照两高《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只要达到规定标准一半以上,就可以认定为“情节严重”,“入罪门槛”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