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贵金属  机器人 

终于了解《南京照相馆》热映唤起市民寻根热 家族档案查询热潮

   2025-08-01 互联网顺发之窗网2

随着电影《南京照相馆》的热映,南京市民掀起了一股家族户籍档案的“寻根热”。一张户籍卡、一张照片成为跨越时空的血脉印证,不少市民通过查档看到了从未见过的祖辈影像。

《南京照相馆》热映唤起市民寻根热

28岁的南京市民杨思娴查询到了爷爷和太爷爷的民国档案。她颤抖着指尖轻触着两张户籍卡。80年前的照片中,青年梳着整齐的寸头,眼神清亮;另一张户籍卡上的职业用娟秀的小楷标注:电灯匠;出生日期写着:民国前20年(1892年)。

《南京照相馆》热映唤起市民寻根热 家族档案查询热潮

清晰度远超想象的照片和毛笔手写的户籍登记信息让杨思娴感到新奇又激动。她表示,之所以要查档是因为看完《南京照相馆》后发现,电影里吉祥照相馆的原型就在夫子庙附近。“我爷爷住在长生祠,离夫子庙很近。我就想,他们当年会不会也在原型照相馆拍过照呢?”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查询到了两位祖辈的档案。“这是我第一次看到15岁的爷爷,第一次看到太爷爷。没想到照片这么清楚,当时我瞬间热泪盈眶。”

这样的瞬间,近几日在南京市档案馆频频上演。自《南京照相馆》上映后,本地民国户籍档案查询量远超往常。工作人员介绍,来查的人太多了,多出他们的预料。年轻人网上登记查询,还有一些带着老人口述的线索跑来现场咨询。

当时的户籍档案不仅记录着姓名、职业,还藏着时代印记。社交平台上,网友们津津乐道着民国户籍卡上的一些细节——每根手指的斗和箕都需在档案上用三角形和圆形标注清楚。不少人好奇,“戚谊”是什么意思?原来是亲戚情谊,表示亲戚关系。部分查询到档案的网友甚至开始了左邻右舍的认亲:“我们的爷爷奶奶住得好近!都住大板巷,会不会是邻居?一个77号,一个20号……”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顺发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SiteMa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信息处理与建议邮箱:sfz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