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对感染的反应通常迅速,但有时可能来不及阻止严重疾病的发生。如果身体能够预知感染的可能性并提前做出反应,将大有益处。
2025年7月28日,瑞士洛桑大学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表明看到生病的人时,大脑会激活免疫反应,类似于实际感染的情况。这揭示了大脑具有预测事件并选择恰当反应的能力。
为了研究人类预测病原体攻击的能力,研究人员使用谷歌的虚拟现实设备Oculus Rift,向健康志愿者展示了逐渐靠近但从未真正接触的虚拟人物。一些虚拟人物表现出感染疾病的迹象(如皮疹或咳嗽),而另一些看起来健康的对照组则表现出中性或恐惧的表情。另一组志愿者直接接种了流感疫苗,代表他们直接接触了实际病原体。研究团队通过多种方法测量了志愿者的神经和免疫反应。
研究发现,当患有感染疾病的虚拟人物靠近时,与个人空间相关的脑区被激活,随后大脑“显著网络”也出现活跃迹象。这些大脑活动促使固有淋巴细胞(ILC)的频率和活化状态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接近感染疾病的虚拟人物的志愿者体内这些细胞的频率和活化更高,且与接种流感疫苗的志愿者相似。具体而言,无论是虚拟感染还是真实感染,均导致ILC1细胞减少,而ILC2细胞和ILC前体细胞增加,表明免疫动员处于活跃状态。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结果显示,这种预期反应定位在关键的大脑“显著网络”,包括顶内沟、前运动皮层、前扣带回皮层及内侧前额叶皮层。动态因果模型表明,当志愿者看到患有感染疾病的虚拟人物靠近时,这些区域与下丘脑之间的连接发生了改变,这种神经可塑性变化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调控机制,将大脑的感染预判能力转化为免疫系统的预先激活状态。
基于这些发现,研究团队认为,人体免疫系统的激活不仅发生在病原体物理接触后,当感染威胁突破近身空间时也会触发免疫响应。这种预判性神经免疫机制具有进化优势,即使在虚拟情境中也能实现对潜在感染的快速响应准备,展现了大脑神经系统对环境威胁的前瞻性预警能力。
也就是说,大脑在感知到附近有传染病患者时,会产生类似直接接触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使免疫系统提前做好准备。这一发现有助于改进疫苗,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疫苗所靶向的免疫细胞的激活程度,提高疫苗引发的免疫反应,从而提升疫苗对病原体的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