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夜间至9日清晨,北方多地遭遇暴雨袭击。山东与河北中南部成为重灾区,出现大到暴雨,部分地区甚至升级为大暴雨。陕西、山西、河南、四川等地也出现了分散性强对流暴雨,局部雨势极为猛烈。监测数据显示,山东博兴、高青、肥城、泰山以及山西芮城等地国家站出现大暴雨,其中芮城的降水量更是突破了当地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河南虞城在短短1小时内降下了68.1毫米的雨量,相当于当地小半年的降水总和,街头积水迅速漫过路沿,排水系统压力陡增。尽管有人怀疑这是今年第9号台风“杨柳”开始影响我国的信号,但事实上,“杨柳”仍位于日本以南的远洋海域,距离我国较远,对国内天气没有直接影响。真正的主导力量是来自高空的冷涡,在短暂沉寂后再次展开报复性进攻。同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北抬,与冷涡形成对峙,为雨带的生成和加强提供了充足动力。
这一阶段,雨带自华北一带迅速建立,北方多省率先感受到了冷涡的威力。西南急流的增强意味着雨带不仅会继续维持,还可能逐渐南压,并在部分地区出现更强的集中性降水,暴雨的能量正在酝酿新的爆发点。
8月9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从8月9日20时至10日20时,降雨核心将转向南方多个省份,形成大范围覆盖的“假梅雨带”,遮盖江苏中部、安徽中部、河南东南部、湖北北部和西部、四川盆地中西部和南部等地区。部分区域将遭遇暴雨到大暴雨,降水量可达100~220毫米,这对城市排涝和山区地质环境都是不小的考验。重庆、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贵州北部、云南东北部、黑龙江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也将出现大到暴雨,短时雨势依然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