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儿童意外事故的高发期。近日,贵州省贵阳市一小区两名幼童翻出阳台悬空玩耍的视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孩子双脚悬空扒住玻璃窗,甚至做起了“引体向上”,场面令人心惊。当时孩子的父亲外出,家中没有大人看护。
这并非孤例:今年7月,广东省广州市一名3岁幼童爬出24楼窗外,险些坠落;6月,广东省佛山市一名两三岁男孩的头被卡在阳台防护网,幸有邻居从高空爬下托举相助。
孩子暑期放假在家,谁来守护他们的安全?家庭本应是孩子最安全的港湾,但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阳台、电源、刀具、清洁剂等都可能变成“隐形杀手”。天津市河东区的唐女士表示,她的孩子今年6岁,对电源插座充满好奇,只要父母不在,他就会自己尝试拔电源、插电源,有时甚至会用东西戳电源的插孔,比如手上的玩具、木筷子等。有一次他甚至用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铁丝戳插孔,幸好父母回家及时发现,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法学系副教授夏云娇认为,居家安全必须采取“物理防护+应急响应”双管齐下的策略。她建议政府部门如住建、应急管理等应联合社区、妇联,针对有未成年人的家庭开展专项排查,发放居家安全隐患自查清单,督促加装防护栏、插座保护盖,妥善收纳危险品,并对未安装防护设施的家庭设定整改期限。相关部门可建立“临时监护支持机制”,为临时外出家庭提供社区短时托管,堵住监护漏洞。
学校应深化家校协同。放假前可开设居家安全课程,教育孩子识别并远离裸露电线、不明物品及高空危险区域,同步讲授急救知识,如燃气泄漏怎么做、发生火灾如何逃生。通过“家庭安全隐患排查作业”推动家长与孩子共同检查整改,班主任尤其要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学生建立重点台账,定期家访,发现监护缺失及时通报社区或公安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