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的户外工作,差点让29岁、体重近400斤的小张丧命。6月初的一个午后,烈日炙烤大地,小张在户外工作时突然倒地,意识模糊。路人报警后,他被紧急送往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急诊科。此时他的体温已飙升至40.1℃,考虑为热射病。急诊科迅速启动抢救措施,开通静脉通道、补液降温并进行气管插管。
由于小张体重接近400斤,并伴有心肌病、睡眠呼吸暂停等多种基础疾病,情况十分危急。急诊科立即将其转入重症医学科(ICU)。转入ICU时,小张神志不清,血压低至休克水平,中心体温持续高烧不退,并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ICU团队迅速构建“立体降温网”,使用直肠核心体温监测探头动态精准控温,通过控温毯、冰块外敷和强力风扇等方法进行全身物理降温,配合冰生理盐水胃管灌洗及快速静脉输注,目标是将核心体温降至38.5℃以下。
然而,厚厚的脂肪层如同隔热铠甲,降温变得异常困难。ICU团队果断启用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强力降温,并在机械通气的同时启动血流动力学监测,精准指导液体复苏。尽管如此,小张仍因肠道菌群移位引发脓毒症,导致多器官衰竭。面对这一复杂情况,ICU团队启动了MDT(多学科协作),多个科室共同制定个体化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经过32小时的持续攻坚,小张的核心体温终于降了下来。
致命高温对脏器造成的持续损害,导致了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脓毒症、休克、急性肝衰竭、急性肾衰竭、凝血功能异常等。经过16个日夜的接力救治,小张的神志逐渐恢复,感染得到控制,并发症逐渐好转,但始终无法脱离有创呼吸机。由于超肥胖的身体无法进入CT机器,团队只能通过床边胸片一次次尝试。最终,经过长达两周的不断尝试与反复纤支镜治疗,小张成功脱离了呼吸机,拔除了气管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