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M技术具备显著优势,已成为全球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苹果公司在美版iPhone 14系列中全面应用了eSIM,并计划在未来的iPhone 17 Air全系采用该技术,以实现设备的极致轻薄。
在中国,eSIM的推广面临多重挑战。监管政策是其中之一,中国政府为严控电信网络诈骗开展了“断卡行动”。由于eSIM具有远程激活特性,缺乏线下人证核查环节,这增加了监管难度。数据显示,中国千人均电诈案件数量远低于美国和巴西,反电诈成效显著,也体现了对电话卡管控的重视。
另一方面,运营商的利益也是制约因素之一。eSIM允许用户便捷切换运营商,这会加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可能损害其现有利益。因此,运营商对eSIM推广持谨慎态度,缺乏动力。
尽管如此,中国eSIM发展已出现推进迹象。例如,中国联通开发了eSIM转移及相关活动界面,表明国内正在积极推进eSIM技术的准备工作。然而,由于国内eSIM政策落地进度较慢,导致某些机型如iPhone 17 Air虽然在中国有备货,但无法与全球同步首发,需延期上市,消费者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购买到这些设备。
eSIM作为新一代SIM卡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普及。智能手机设计正向轻薄化、一体化发展,eSIM符合这一趋势。在全球电信诈骗问题严峻的背景下,中国高度重视反电诈工作,“断卡行动”成为其中的关键一环。目前,中国消费者办理eSIM业务(即使是智能手表的一号双终端业务)仍然非常麻烦,多数情况下需要线下办理,且许多省份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