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保守派活动人士、总统特朗普的政治盟友查理·柯克被枪击身亡,特朗普下令全国降半旗致哀,并持续到14日傍晚6时。各党派人士纷纷发声,美国舆论场一时混乱。
白宫降半旗纪念查理·柯克。美国副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兰道在社交账号上警告,华盛顿可能会对“赞扬、合理化或轻视”查理·柯克遇害事件的外国人采取行动。特朗普认为凶手是一群极端左翼的疯子,必须严惩。然而,媒体深挖后发现,嫌疑人泰勒·罗宾逊年仅22岁,家庭背景友好,父母皆是共和党人,他本人曾是成绩优异的大学生,且很可能是极右翼组织成员。
事件真相扑朔迷离,调查仍在继续。这一次,美国民众更加恐慌,有几个出乎意料的地方。查理·柯克生前曾称每年的枪支案是维护持枪自由的必要代价,最终自己却成了这个代价。泰勒·罗宾逊被捕是因为家人和朋友举报,上演了“大义灭亲”的戏码。查理·柯克被视为年轻一代的“旗手”,擅长吸引年轻人支持,却在大学校园中丧命。
此次枪击事件突破了常规,但后续走向依然老套。共和党迅速将事件定性为“政治暗杀”,暗指民主党并继续为拥枪辩护。民主党则趁机呼吁控枪议题,怒刷存在感。在美国众议院为查理·柯克哀悼现场,两党议员甚至发生了对骂。一方指责对方的仇恨言论,另一方则要求通过控枪法案。众议长约翰逊多次敲击议事锤,试图维持秩序。
政治游戏与谩骂攻击无法解决任何问题。近年来,从中小学校园到国会议员,无人能逃离死亡威胁。数据显示,2024年至今,美国已有超过1.6万人死于枪击,超3万人受伤。美国民间持枪量约4亿支,相当于每100人拥有120支枪。每次恶性枪击事件发生,还会带动枪械股上涨、枪支大卖。极度恐慌焦虑下,美国民众既怕枪又怕没枪,结果军火商反而赚得盆满钵满。
查理·柯克身后尽享哀荣——白宫降半旗、副总统万斯抬棺,“空军二号”运灵柩,被追授自由勋章。共和党将其塑造为“为自由献身”的烈士。但如果每次枪响,两党都陷入互相指责,政治极化、暴力蔓延和社会撕裂只会愈演愈烈。美国真正的至暗时刻或许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