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盒饭上瘾的年轻人 成人小饭桌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卖盒饭。一个人在家庭厨房里就可以制作,订单数量从个位数到几十单不等,食材新鲜、比外卖健康、性价比高,这种自制盒饭在渴望好好吃饭的打工人之间流行起来。
以前,私厨是消费升级的象征,代表着高端、昂贵、个性化餐饮。但现在,私厨转型盒饭,成了性价比的一环。做盒饭的人来自各行各业,有被裁员后休息的,有稳定在编却面临巨大心理压力的,还有兼职做美术教师渴望重新锚定个人价值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卖盒饭的收入不高,只够一个月生活费。但重要的是,卖盒饭更像一个度过低潮期的手段,有的人甚至就图那份被肯定的情绪价值。
6月刚刚入夏,天气热得让人丧失干活动力。芝麻酱决定歇业一个月。熄火没做的这段时间里,一位骨灰级顾客时不时给她发消息,希望她尽快回来做小饭桌。芝麻酱生活在浙江宁波,做家庭小饭桌卖盒饭已接近一年。去年9月,她辞掉了原先在暑期托班的工作,开始做起盒饭,制作菜单、备菜、配送,全由她独立完成。这位骨灰级顾客住在距离芝麻酱4公里的位置,即使配送距离远,他也会专门坐地铁,再骑共享小电驴亲自来取餐。芝麻酱在他心里仿佛厨神一般。一旦胃被某种固定口味养刁了,“口腹之欲”这份羁绊的深厚程度远超想象。
可可在北京被大厂裁员后,朋友建议她用擅长做饭的长处做点盒饭赚些外快。朋友先是引荐她给一位怀孕的同事做饭,第一餐就在公共区域引发围观。当天,一个“国贸拼好饭”群就拉起来了。可可每日的盒饭上限是7份,每天下午在群里发出明日菜单,顾客进行接龙,达到7位就结单。盒饭之所以如此受青睐,原因在于其食材健康、口味家常、价格友好。可可给盒饭的定价介于普通外卖和精致外卖之间,40元一份,一个主菜一个配菜,加上主食,食材加起来也有五六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