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5年我国批准创新药210个 医药创新加速发展。9月1日启动的2025年“全国药品安全宣传周”传递出的信息表明,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良好:过去5年,我国共批准创新药210个,保持加速增长态势。目前,我国在研创新药约占全球30%。
如何让更多创新药加快走出实验室?近日,记者在广东广州采访,了解科研人员、企业和政府如何共同努力,推动国产创新药更快面世。
63岁的陆平8年前患上痛风,因为痛风石导致大脚趾关节肿胀疼痛,穿鞋困难。在医院看病时,他得知相关创新药正在开展临床试验,便报名参加。现在每天服一次药,有专门的医生监测安全性,每隔一两个月测试尿酸水平,衡量药效。
这款创新药由一品红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对药物治疗的需求高,但一直没有针对痛风石的口服溶解药物。公司董事长李捍雄表示,新药研发难度大,如果能攻克难题,有望填补市场空白。
开发一款创新药需要筛选5000到1万个分子才能找到候选化合物,这如同大海捞针。更难的是找到药物作用的靶点,研究人员将目光锁定在一种尿酸盐转运蛋白上。正常情况下,大部分尿酸被肾脏过滤后会被转运蛋白重新“搬”回血液,提高人体抗氧化和抗感染能力。如果能让转运蛋白少起作用,是否能降低痛风患者的尿酸水平?
找到思路后,团队立即开展尿酸盐转运蛋白抑制剂的研发,同时优化分子结构,努力降低药物副作用并延长药效。2022年底,国家药监局同意该款药物进行临床试验,确保在上市前经过充分验证。1500多名痛风患者参与试验。借助广州丰富的医疗资源,公司与医院和患者合作,加速了新药临床研究、试验认证以及市场开拓的进程。
广州出台政策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逐步形成全方位、全流程、全链条政策扶持体系。李捍雄认为,完善的软硬件配套和良好的产业发展政策有利于企业集聚人才、优化研产销管理体系,让创新药研发成果更快应用。公司在研创新药有15个,还将有更多药物进入量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