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开始后,他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试图重塑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尽管最初计划在百日复盘时总结,但最终演变成了阶段性观察。特朗普在内政外交上频繁出击,不仅推动了“大而美法案”通过众议院,还在多个领域展现了其执政风格的变化。
特朗普的执政风格以快速打破常规、制造混乱和开启议题讨论为主,但在实质性跟进方面却显得不足。例如,他在关税问题上的政策虽然声势浩大,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特朗普通过一系列行政令和措施,试图扭转前任政府的政策,并实现自己第一任期未完成的目标。这些措施包括清理官僚机构、收紧移民政策以及打击所谓的“敌对势力”。
在移民政策方面,特朗普重新实施了“留在墨西哥”的边境政策,大幅减少了人道主义庇护审批量,并加强了地方和联邦移民执法机构的联动。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边境危机,但也引发了争议。社会问题方面,特朗普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威胁和打压常青藤大学、知名律所和跨国企业,试图迫使这些机构改变立场,迎合特朗普主义。
然而,特朗普的经济政策并未取得预期效果。他的关税政策导致美国第一季度GDP出现负增长,经济增长放缓,物价问题再度抬头。特朗普的经济认可度下滑,成为其第二任期的一个危险信号。在外交政策上,特朗普重拾“美国优先”的核心逻辑,强调实用主义外交,但其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的表现显示出其极限施压策略的局限性。
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开局虽有诸多颠覆性新政,但民众满意度不高。随着蜜月期结束,支持率下滑,特朗普开始调整执政策略。他一方面继续迎合民粹和民意,另一方面敦促国会共和党人通过涵盖其国内立法议程的大而美法案。尽管该法案在众议院通过,但参议院前景尚不明朗,且法案内容可能面临较大调整。
特朗普2.0时代的施政带有明显的大政府保守主义色彩,试图通过政府权力来维护道德和社会凝聚力。然而,政治现实仍然严峻,未来三年多的成果如何,还需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