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图书馆B座9层的“四合书屋”已经向读者开放了两年,最近迎来了其主人——91岁的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在这个充满阳光的房间里,阎崇年首次面对媒体详细讲述了关于“四合书屋”的点滴往事。他轻抚书柜,翻阅手稿和读书卡片,每本书、每张卡片都承载着他的心血。
“四合书屋”位于首图北京地方文献阅览室内,于2023年5月13日对外开放。阎崇年感谢首都图书馆接纳了他的书房,并将其按原样搬到了这里。他说:“雍正皇帝的书房叫四宜书屋,乾隆皇帝的书房叫三希堂,中国古代文人的书房都有自己的名字,我也想给自己的书房起个名字。”经过对无数历史人物传记的研究,阎崇年总结出一个关键词“四合”,即“同天合,同地合,同人合,同己合”。他认为成功者无不顺应“四合”,失败者则违背“四合”,因此将书房命名为“四合书屋”。
走进书屋,阎崇年的眼里充满了欣喜。他轻轻翻看着藏书和手稿,小心呵护。在百衲本“二十四史”前,他回忆起年轻时需要开介绍信才能到图书馆阅读这些书籍的经历。如今,读者只需告知管理老师一声,就可以在这里自由阅读。
拥有百衲本“二十四史”一直是阎崇年的梦想,但直到2023年中国书店成立70周年庆典上,他才得以实现这一愿望。通过朋友引荐,两位企业家史超和阙超得知阎崇年的梦想后,决定合力买下这套价值60万元的书籍,并以阎崇年的名义捐赠给首都图书馆。中国书店也为了这项公益事业,将售价降至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