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贵金属  机器人 

今年寒露不一般 堪称60年一遇 冷冬传言引关注

   2025-10-07 互联网顺发之窗网3

“冷不冷,就看八月十四”,这句流传已久的民间谚语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明天就是农历八月十四,恰逢寒露节气前夕,今年的天气走势格外引人注目。有传言称,今年可能是60年一遇的冷冬,这种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些民间气象谚语呢?

民间气象谚语是劳动人民长期观察自然现象与天气变化关系的经验总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八月十四定冷暖”的说法源于古人对寒露节气前后天气变化的观察。寒露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古人发现,如果八月十四这一天天气阴冷,往往预示着接下来的冬季会比较寒冷;反之,如果这一天天气暖和,则冬季可能相对温暖。类似的谚语还有“寒露风,稻谷空”、“寒露霜降,赶快收藏”等,都反映了古人对季节转换的敏锐观察。从今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八月十四前夕的天气确实出现了一些异常。北方多地提前迎来了强冷空气,部分地区气温骤降10℃以上,黑龙江、内蒙古等地甚至出现了罕见的十月飞雪。南方地区也经历了“断崖式”降温,江南、华南等地一夜入秋。这种异常的天气现象,让不少人联想到“60年一遇冷冬”的说法。气象专家表示,这种异常降温主要与北极涡旋的异常活动有关,但单凭一次降温过程就断言整个冬季的冷暖趋势还为时过早。

关于“60年一遇冷冬”的说法,我们需要理性看待。气象学上对冷冬有明确的定义,需要整个冬季(12月至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明显低于常年值才能判定。目前国内外主要气象机构的预测显示,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可能接近常年或偏高,出现大范围极端冷冬的可能性较小。不过,专家也提醒,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冬季出现阶段性剧烈降温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从历史数据来看,民间气象谚语的准确率大约在60%-70%左右,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完全依赖。比如2016年八月十四前后天气温暖,但随后却迎来了一个冷冬;而2020年八月十四天气寒冷,冬季却相对温暖。这说明天气系统非常复杂,受到海洋温度、大气环流、极地涡旋等多种因素影响,单靠一个时间节点的天气现象难以准确预测整个季节的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顺发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SiteMa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信息处理与建议邮箱:sfzcw@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