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贵金属  机器人 

终于了解广州部分街道内涝严重 城市韧性面临考验

   2025-08-05 互联网顺发之窗网3

2025年8月4日,广州多区暴雨红色预警再度拉响,海珠、增城、从化等区域瞬时降水量突破百毫米大关,城市交通几近瘫痪,部分区域“城市看海”的景象再次上演。这不仅是极端天气事件,更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暴雨常态化的残酷缩影。它直接揭示了广州这座超大城市在高速发展模式下,基础设施建设和应急管理体系的结构性短板,拷问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真正韧性与智慧。

广州部分街道内涝严重

广州自古便与水患共舞,作为典型的季风气候感潮河口城市,防洪排涝压力与生俱来。尽管《广州市防洪(潮)排涝规划》已雄心勃勃地规划至2035年,旨在构建安全可靠的防洪排涝体系,并设定了中心城区防御北江300年一遇、西江200年一遇洪水,城市治涝标准20年一遇的目标,但频繁的红色预警与屡屡发生的内涝无情地揭示了规划蓝图与实际承载力之间的巨大鸿沟。这不仅仅是工程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城市发展哲学深层次的结构性缺陷。

城市规划理念的滞后是导致当下困境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广州的城市发展模式过度强调经济增长与空间扩张,对生态韧性与自然水文循环的考量不足。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自然地表被硬化,透水面积急剧减少,削弱了城市天然的蓄水、渗水和滞水能力。“海绵城市”理念虽被反复提及,甚至写入规划,但推行速度与覆盖广度未能跟上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城市如同一个被水泥和沥青包裹的巨大躯体,雨水无法有效下渗,只能在硬质铺装上迅速汇集,形成洪流,最终导致内涝。这种“重开发、轻生态”的路径依赖使得城市在面对自然之力时显得异常脆弱。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顺发之窗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SiteMa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请大家仔细辨认!顺发之窗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友情提示:买产品需谨慎 网站信息处理与建议邮箱:sfzcw@qq.com